“互聯網時代,閱讀需求變化節奏加快。這需要不斷思考,保持創新,將壓力轉化為責任與擔當,為深化全民閱讀貢獻力量?!比涨?,2023年“書香重慶·全民閱讀盛典”活動舉行,作為2022年度重慶唯一的“全國年度最美書店”,重慶書城又摘得2022年“書香重慶”全民閱讀系列推薦活動“十佳最美書店”,書城經理朱健安如是感慨。
不只是重慶書城“獨領風騷”,位于渝中的問聞書店也獲評“十佳最美書店”,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獲評“十佳全民閱讀推廣示范單位”,山城·時光里圖書館、重慶·西泠書房藝術綜合體、枇杷山書院獲評“十佳最美閱讀空間”;渝中區文聯副主席徐鵬、重慶書城經理朱健安獲評“十佳全民閱讀點燈人”;由重慶新華傳媒公司舉辦的“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主題活動”入選“優秀全民閱讀推廣活動”。
遍布的最美閱讀空間、多名為閱讀貢獻力量的點燈人、優秀的閱讀推廣活動多方面“調味”,讓時時能讀、處處可讀的濃厚書味成為一道別樣的“渝中香”。此番香味背后,是多年以來國營書店、民營書店和渝中公共文化服務“三駕馬車”協同發力和同向而行,賦予全民閱讀的莫大驅動,讓“書香致遠”浸潤母城幸福生活底色。
“大而全”實體書店氤氳書香
作為重慶的“老牌”書店,重慶書城自2003年9月28日開業以來,已扎根渝中近20個春秋。常年經營30萬余種圖書、音像制品、電子出版物和期刊雜志,同時經營辦公用品、數碼產品、文創產品、瓷器收藏、音樂器材、茶葉茶具等幾十個多元文化門類,集購書、休閑、體驗、娛樂、文化交流等業態為一體。
這個重慶新華書店集團公司下屬的面積最大、品種最全、銷售最高的旗艦店在近年實現蝶變升級,閱讀環境更為舒適,讀者體驗更為優質。同時,書城通過線上推廣、線下體驗,形成了“平臺合作一文化輸出一平臺推廣一受眾覆蓋一渠道拓展一平臺合作”線上線下融合的文化閱讀生態鏈條。
朱健安說,未來,重慶書城還將持續深化體驗作為運營的核心內容,不斷優化完善智慧書城的功能應用、升化美化陳列、豐富文化體驗內容,為讀者提供方便高效自主的購買體驗,營造舒適閱讀體驗氛圍,促使書城繼續成為重慶市民的思想港灣和精神之地。
除大型國營書店外,目前國內最大的民營品牌書店西西弗書店也把它的旗艦店——問聞書店落戶渝中,自此西西弗書店在渝中門店數增至4家。
問聞書店近1200平方米面積,分為上下兩層。印刷與打字機、文字載體變遷史、一本書的誕生、文明的遺贈、世界十觀、天地千問、思想譜系、符號之書、賽博重慶九大板塊設計,從不同角度來表現“文明的進程和傳播”和“繼承了歷史的當下”的主題。
除更為特別的空間設計,更為精品的書籍選擇、更為開放的餐飲文創板塊、更為豐富的文化活動,也帶給市民更多維度的空間感受和沉浸式的閱讀體驗。
“書店不僅氣質時尚,還匯集了閱讀、社交、文化互動等豐富體驗,讓人喜歡?!笔忻裰鞎喳惥蛺墼陂e暇之余走進書店,看一本書的同時喝杯咖啡,離問聞書店不遠的南之山·古騰堡星漢書店也是她常去的看書休閑之所。
“小而美”閱讀空間以文化人
翻看渝中書店圖鑒,20.08平方公里陸地面積上,分布著10余家“小而美”閱讀空間。
藏身于山城巷半山腰的山城·時光里圖書館自帶年代感,面積不大卻“五臟俱全”,分為展覽區、綜合服務區、閱讀區三個區域。其中,展覽區用于舉辦展覽、綜合服務區售賣具有重慶特色的文創產品、閱讀區里則擺放著3萬冊老書。這些老書大多出版于上世紀30年代到80年代期間,其中不少都是絕版。它們無聲勝有聲,在這條歷史老街巷里,向市民和游客傳遞閱讀帶來的快樂。
和坡坡坎坎里的山城·時光里圖書館一樣,重慶·西泠書房藝術綜合體也選址于渝中的歷史里,“半部重慶史”之稱的白象街里有一所原興華小學舊址,重慶·西泠書房藝術綜合體就在此地。綜合體以“金石書畫、文化活動、文創禮品、休閑書房、培訓研學”為主要內容,是集茶藝、品香和商務會談為一體的休閑書房,是藝術展覽、藝術創作、學術研究、藝術收藏的美術館,也可是提供美好生活的多功能藝術廳,它的存在與巴渝文化融合,讓重慶藝術愛好者又多了一個新去處。
枇杷山書院則更具功能性,作為重慶首個以考古文博圖書為主的圖書館,書院里有22000冊考古文博類圖書、400余張珍貴資料照片、40余件套歷代文物標本等,堪稱考古迷的“真愛”。因為書院會定期開展分享會、專家科普講座、培訓課程等主題活動,所以,它也是考古人的“會客廳”。
歷史宅院里的曾家巖書院、中式仿古書店星臨書局、國內首家專業旅行主題書店司曙旅行空間、有書有酒還有深夜食堂的刀鋒書酒館……在渝中,“小而美”城市書房都有自己的獨立個性,它們用小小的空間,集結成大大的力量,讓渝中的公共閱讀空間“活”起來、全民閱讀氛圍濃起來,讓氤氳書香飄滿城,也以文化人,讓市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得到滿足。
“優而精”“十分鐘閱讀圈”豐富多元
以文化人,讀萬卷好書。為了讓這“萬卷好書”時時能讀、處處可讀,渝中也是著眼“全民”“全域”“全媒”三大關鍵詞“大做文章”,持續推進全民閱讀工作,不斷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,讓書香社會的氛圍感更加濃厚濃郁。
如何作為?歸根結底就是“細微之處見精神”。建設圖書館分館、打造閱讀驛站,設置渝中圖書漂書站、打造24小時城市書房,樣樣都是深耕細耕“真功夫”。如今渝中已經構建以渝中區圖書館為總館,以6個地區文化中心分館、20個閱讀驛站、27個“渝中圖書漂書站”、3個24小時城市書房為服務點的城市公共圖書服務一體化網絡,“十分鐘閱讀圈”也已然成形。
同時,為了讓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的圖書借還服務,渝中又推出以線下自助借還機和線上智慧平臺相結合的“YUE·渝中”閱讀驛站平臺,建成公共文化數字服務平臺,進一步提升公共文化的服務效率。目前,渝中正大力推進川渝閱讀“一卡通”建設項目,旨在打通成渝地區公共圖書館圖書資源網絡,屆時,渝中讀者的閱讀選擇將更為豐富多元。
推進全民閱讀,猶如點亮一座燈塔、撒播一捧種子、開鑿一眼清泉。下一步,渝中還將持續加強頂層設計保障“有書讀”,日益夯實硬件基礎、增加優質閱讀內容供給支撐“讀好書”,展開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引導“愛讀書”,讓氤氳書香飄滿母城渝中。(渝中區融媒體中心供圖文)